粘度是涂料性能中的一個(gè)重要指標,對于涂料的儲存穩定性,施工性能和成膜性能有很大影響。
例如對于乳膠漆,在貯存過(guò)程中涂料的剪切應力ъ>lO dyn/cm2 有利于防止沉降,粘度15-30 Pa·s能保證適當的沾漆量;粘度在2.5~5.0 Pa·s保證刷涂性和最佳漆膜性能。在刷涂后如果粘度能夠>250 Pa·s則能很好地控制流掛,因此測定涂料的粘度成為涂料生產(chǎn)和檢驗中的常規項目。
國際標準中的ISO 2431 通過(guò)推出一系列的國際標準流出杯解決了不同國家標準中流出杯個(gè)體差異對測定結果的影響問(wèn)題。世界各國使用的流量杯粘度計各有不同的名稱(chēng),我國主要有涂杯粘度計、ISO 杯粘度計;美國有福特(FORD)杯粘度計;德國的DIN 杯粘度計。它們都按孔徑大小分不同的型號,每種型號的粘度杯都有其最佳的測量范圍。若低于或高于流出時(shí)間范圍,則所測得的數據就不準確,因此選用流量杯測定粘度時(shí),需要根據樣品粘度情況選擇合適型號的粘度計,對測得的流出時(shí)間最好在規定范圍中間,并且注明使用何種型號的粘度計所測。一般涂料常選用涂-4 杯、DIN-4 杯、ISO-4 杯等粘度計來(lái)測定其粘度。而在涂料生產(chǎn)車(chē)間或涂裝施工現場(chǎng)常用浸漬型粘度計,國內外多采用福特杯(Ford Cup)和察恩杯(Zahn Cup)。
一、 用流出杯測涂料粘度的國際標準
① ISO 2431—1993 色漆和清漆。
用流量杯測定流動(dòng)時(shí)間(使用ISO 流出杯)用于測試牛頓型或近似牛頓型液體的流出時(shí)間,結果以s 表示。
② M D 5125—1997
用ISO 流量杯法測定涂料及有關(guān)材料粘度的標準試驗方法(使用ISO 流出杯)用于測試牛頓型或近似牛頓型液體的流出時(shí)間,結果以s 表示。
③ M D 4212—1999
浸漬型粘度杯測定粘度的試驗方法,使用浸漬型粘度杯測定粘度,結果以s 表示。
二、 旋轉粘度計測涂料粘度的國際標準
① M D 562—2001
采用Stormer- 型粘度計測量Krebs 單位用的涂料粘稠度的標準試驗方法。標準規定了用斯托默粘度計測定涂料粘度的方法,結果以克和克雷布斯(Krebs)單位(KU)表示。
② M D 4287—2000
用錐板粘度計測定高速剪切粘度的標準試驗方法。標準規定了在高速剪切條件下(12 000 s-1)使用錐板粘度計測定涂料粘度的方法,結果以mPa·s 表示。
③ ISO 2884—1—1999
涂料和清漆,用旋轉粘度計測定粘度。第1 部分: 高剪切速率下使用的錐形和板式粘度計。標準規定了在高速剪切條件下使用錐板粘度計測定涂料粘度的方法,結果以mPa·s 表示。
④ ISO 2884—2—2003
色漆和清漆,用旋轉粘度計測定粘度。第2 部分: 以規定速率工作的盤(pán)式或球式粘度計。標準規定了使用盤(pán)式或球式粘度計測定涂料粘度的方法,結果以mPa·s 表示。